重庆全面构建高层建筑火灾防控体系
近年来,重庆市委、市政府高度重视高层建筑消防安全,将其纳入市、区两级政府消防目标责任考核,建立“一票否决”机制,全面构建高层建筑火灾防控体系,力争既要防得住,又要扑得灭。
目前,重庆市共建成高层建筑25557幢,其中高层民用建筑25472幢、高层工业建筑85幢。建筑高度超过100米的超高层建筑有283幢,已建成的重庆环球金融中心高达310米,在建的重庆塔高度将达430米。
这些数据的背后,是非同小可的高层建筑消防安全风险。
日前,记者带着如何防、如何灭的疑问,深入重庆市高层建筑最密集的渝中区和重庆市消防总队,实地调研,一探究竟。
源头严控
把好本质“安全关”
重庆有58%的高层建筑集中在主城区,其中渝中、江北等城市核心区高层建筑密度最大,解放碑地区已达每平方公里189幢。
如何应对?重庆环球金融中心物业公司总经理肖忠军告诉记者,“自防自救非常关键”。
这与多位重庆消防系统业内人士的观点不谋而合。
事实上,近年来,重庆瞄准高层建筑自防自救能力建设,将落实主体责任、提升本质安全水平放在首位,在全国率先推行高层建筑消防安全“户籍化”管理,为2.5万幢高层建筑全部建立电子档案,5237幢高层公共建筑逐一明确专职消防安全经理人,20235幢高层住宅建筑全部落实消防“楼长”,862个高层住宅小区按标准建设了微型消防站。
“在此基础上,我们还从顶层设计上强化源头管理。”重庆消防总队防火监督部副部长王伟告诉记者,重庆已基本建立高层建筑消防安全地方法规体系。重庆市政府率先出台了多项法规,对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的职责义务、火灾预防、火灾救援、法律责任等进行了明确界定,超高层公共建筑全部纳入火灾高危单位进行严管严控,每幢高层建筑均明确消防管理人,多产权高层建筑全部签订消防安全职责分工协议。《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》的修订被列入今年市政府立法计划,将在层级责任、火灾预防、灭火救援、法律责任等方面作出更加严格的规定。
除地方法规外,重庆还出台了多个高于国家标准的技术要求,对新建超高层公共建筑,全部要求安装压缩空气泡沫灭火设施;对建筑高度超过250米的超高层建筑,在设计阶段邀请全国专家逐幢进行评审,在扑救场地、安全疏散、消防设施、电气设备等方面提出更加严格的技术措施。
目前,重庆每幢高层建筑建设项目都会由规划、建设、消防等部门实施联席会审、并联审查。重庆消防总队验收处处长李启路介绍,“我们从严管控高层建筑外墙保温材料,凡达不到难燃等级的一律禁止使用,现在基本杜绝了高层建筑外保温火灾。同


我们专注EHS 只为您的高效工作关注“EHS环境职业健康安全”微信公众号
获取更多资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