申请试用

专家眼中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现状

来源:本站 查看:518次

职业卫生6.jpg

  从2002年《职业病防治法》实施之日算起,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认可制度已建立10年有余。其间,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从无到有,不断壮大。截至目前,全国有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1200余家,专业技术人员2万余人。

  长足发展之下,不少隐忧凸显。在一些地方,原本可以大显身手的疾控中心,却在人员有限、“收支两条线”等因素的掣肘下,对职业卫生技术服务热情不高。而恶性竞争和资源配置“东多西少”的局面,也亟待改观。

  疾控中心不感冒

  地市一级疾控中心业务集中在防控传染病上,再加上人员有限及推行“收支两条线”,积极性受到影响

  在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分布版图上,原卫生系统各级疾控中心、职防院所等事业单位占据了大半江山。

  数据显示,截至2013年6月,原有48家甲级资质机构中,原卫生系统机构30家,安监系统机构1家,国有企业所属机构16家,民营机构1家;已完成换证的23个省级安监局,乙级资质机构共计805家,其中原卫生系统机构598家,安监系统机构12家,国有企业所属机构71家,民营机构124家。

  一个值得注意的情况是,一些疾控中心对开展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并不感冒。山东省淄博市疾控中心主任翟慎永坦言,他们每年开展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并不多:“疾控中心的定位是履行疾病预防控制、公共卫生技术管理和服务等职能,性质是全额事业单位。这决定了我们要对政府负责,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只是疾控中心的一项工作。”

  一位不愿具名的专家坦言,疾控中心最重要的工作是完成政府交办的任务。据悉,地市一级疾控中心,业务集中在防控传染病上,再加上人员有限,无暇顾及职业卫生技术服务。同时,疾控系统绩效工资改革后,推行“收支两条线”,使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得不到收入。另外,疾控中心到现场开展职业卫生技术服务,难度比较大。“难度大,就不愿意做,本身就有这么多业务,何必还去找那么多事情?”这位专家说。

  如何让一些疾控中心不荒废“责任田”?有专家建议,一些小企业职业危害严重,但无法负担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费用,政府应实施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、公平化,由其出资购买服务后委托疾控中心开展。翟慎永建议,疾控中心每年可受政府委托,开展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抽检,如同食品安全风险检测一样,将结果自下而上汇总后上报,为政府决策提供支持。

  恶性竞争问题显

  随着市场逐步放开,恶意低价竞标、串标、围标等情况时有发生,个别机构服务质量低下

  有报道称,我国存在有毒有害因素的企业超过1600万家,受到职业病威胁的劳动者超过2亿人。而1200余家职业卫生服务机构,理论上只能为12万家企业提供相关服务。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力量,明显杯水车薪。

  此外,一些机构喜欢去做建设项目职业危害预评价,而对开展控制效果评价和职业卫生检测不太积极。

  究其原因,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职业危害研究所副所长杜欢永说,建设项目职业危害预评价利润高,难度相对较低,而职业卫生检测利润不太高。

  “现在大家都争着做职业危害预评价,有的机构搞个类比调查,甚至不调查,把别的机构的材料拿过来或者买过来就做了。”上述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坦言,个别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没能力开展控制效果评价。“控制效果评价难度大,责任大,用时长,没有能力做不了,要到现场检测,不是说把别的机构的材料拿过来照搬就行的。”

  在重庆市一家乙级资质职业卫生服务机构负责人眼中,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是良心工程,但现行收费标准相对较低。该负责人表示,职业卫生技术服务不同于安评和环评,为确保数据准确、分析结论可靠,必须设立实验室,投入比较大。让该公司困惑的是,设备价格虽然水涨船高,但收费标准还是多年前有关部门出台的。比如一次噪声检测费用只有40元,而一台进口的噪声检测设备费用高达7万元。

  为了分享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这块“大蛋糕”,一些嗅觉灵敏的企业进入市场。随着市场逐步放开,恶性竞争问题凸显,恶意低价竞标、串标、围标等情况时有发生。个别机构服务质量低下,擅自简化检测、评价工作程



我们专注EHS 只为您的高效工作关注“EHS环境职业健康安全”微信公众号
获取更多资讯

免责声明:本网站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,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,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,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。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,请与我们取得联系,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