申请试用

工程分析法在职业卫生评价中的应用举例

来源:本站 查看:283次

职业健康.jpg


   工程分析法是职业危害因素识别中较常见的方法之一,以下是工程分析法在新建焚烧炉职业卫生评价中的应用。

   (一)建设项目概况

   某城市为集中处理医用垃圾,拟新建一座一体化医疗废弃物无害化处理站。技术方案选定一台一体化双台式ECO热氧化器和配套的废弃物转运、烟气净化等设备。其工作原理是:固体废物装满第一燃室后,以燃料点燃废物。7~8分

 

   钟后第一燃室温度可达500~600℃,自动停止供燃料。废物在缺氧条件下自燃裂解,产生的气体经烟道进入第二燃室,有毒气体和碳粒在高温下全部分解燃烧。由计算机控制热氧过程,整个过程需要持续8~10小时。

 

   (二)工程分析与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

   1 有毒气体的产生

   医疗废弃物成分较为复杂,其中含有各类生物性有机物、塑料、玻璃、金属等。燃料采用柴油或汽油,在热氧化燃烧时,废弃物中的硫、氮、氯等元素生成二氧化硫,氯化氢、氮氧化物、二氧化碳等酸性气体。在一级燃烧时,温度控制在500℃左右。由于缺氧燃烧,因此将有大量的一氧化碳和少量的硫化氢产生。由于采用汽油和柴油作燃料,因此会存在汽油和柴油的职业病危害。废弃物中含有金属类物质,在高温条件下熔化,产生金属烟雾污染环境,因此可能存在汞、镉、铅等重金属职业危害。

 

   此外,含氯有机物在燃烧时生成二 英类物质。二 英类物质是多氯代二苯并对二 英和多氯代二苯并呋喃的总称,属强致癌物。

   2 粉尘的产生

   在一级燃烧时,由于燃烧不充分,烟气中含有大量的烟尘。此外,如果炉体密封不好,粉尘将污染车间空气。

 

   3 噪声的产生



我们专注EHS 只为您的高效工作关注“EHS环境职业健康安全”微信公众号
获取更多资讯

免责声明:本网站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,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,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,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。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,请与我们取得联系,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。